我国水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淘汰落后产能以及需求的增长使行业供需逐步平衡,水泥行业将步入景气周期
“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城乡居民住房水平升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水泥的需求总量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另一方面,随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相关政策的落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的势头将受到抑制,因此水泥消费需求仍将保持总量上升,增速趋于稳定的局面。
2、立窑加速淘汰,新型干法产量上升,环保要求提高
继浙江制定了2005年底前将立窑淘汰50%,2007年底全部淘汰的计划出台后,各省也提出了相同的淘汰立窑时间表,全国很多地区相继也开展了关闭立窑生产线的行动,立窑企业还将陆续退出珠三角中型以上城市和旅游城市。相比之下,新型干法水泥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低污染、低耗能以及较高的生产效率依然是我国水泥行业目前的投资重点。目前新型干法水泥供给比例约占到产量的62%,其中广东、河南等省及东北、西南等地区的新型干法发展空间相对其他地区较大。
3、水泥生产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并购增加
由于盲目投资,目前我国水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而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方式正从出口和投资驱动的高消耗增长模式向消费导向的节约型增长模式转变。因此,无论是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上游基本原材料,还是水泥行业本身的高耗能、高污染性,都为其未来的发展带来必然的政策性障碍。提高行业内部生产集中度,促进行业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也合理地成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兼并与收购将成为未来行业内部整合的主线。
(四)水泥行业竞争态势
在我国水泥20多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国内水泥总产量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2011年达到20.85亿吨。“十一五”前2年国内一批大型水泥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在2006年12月31日《关于公布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企业(集团)名单的通知》公布后,受国家重点支持的60户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加快了兼并、重组、联合的步伐。目前水泥工业发展所处的大环境,非常有利于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十一五”以来大企业集团通过改制、资产重组、上市募集资金等方式快速扩张生产能力,而且已进入跨省区市的发展阶段。
目前,全球前5家水泥企业的集中度已达50%,其中美国集中度为55%,亚洲的菲律宾和泰国则高达近80%。在我国近几年大型水泥企业通过新建和并购两种途径的扩张,在特定区域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底,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达149,148万吨,其中排名前20位的水泥企业合计产能占比达到51.80%。同时,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型水泥企业有机会进入到新的业务区域,通过统筹规划资源、市场、物流、能源四大要素,由点到面,业务覆盖区域范围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一批跨区域的实力企业。随着区域水泥龙头企业的形成和跨区域大型水泥企业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区域水泥市场竞争逐步趋于有序。
预计在未来几年中水泥行业重组整合将加速,区域性龙头企业在行业地位将进一步加强,水泥行业的并购也将愈演愈烈。未来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将以形成区域龙头企业为主:一方面,国内有实力的水泥企业对目标市场周边的中小水泥企业进行各种层次的“联合”,以期成为区域水泥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外资水泥巨头在国内水泥市场积极布局设点,对国内水泥企业形成压力,加速上述区域龙头企业进一步兼并的步伐。大中型企业在市场中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小型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区域市场龙头将占有区域内主要市场份额。
公司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和国家及重点支持发展的重点水泥企业,已经具备了行业竞争的规模实力,并将继续通过现有及在建产能释放、兼并重组等方式占居规模优势,在技术设备、生产成本、管理能力等方面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未来的发展趋势里,整合资源节能减排,集团性收购合并,淘汰落后的中小企业,控制产能,提高水泥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未来的五年里,水泥行业还会迎来新的春天!